

什么是“游戏成瘾”?
首先,什么是成瘾?从行为学角度看,成瘾主要表现为失控,对某种行为具有强烈的欲望,知道这样做会给自己带来不良后果,但是无法控制,如果不做的话,就会引起焦虑、紧张的情绪。一旦完成此行为,焦虑、紧张情绪迅速、暂时得到解脱。久而久之将对躯体、心理健康和社会安宁带来不良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已在2019年将“游戏成瘾”证实列为精神疾病之一,其核心特征是:
“游戏成瘾”是如何毁掉孩子的?
1. 对孩子健康的影响
长期的面对电脑、手机严重损伤了孩子的视力,导致视力减退明显;同时长时间保持坐位易使颈椎受损,久而久之引起颈椎变形。
另有研究证实,无线电子设备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对儿童神经系统的伤害远大于成人,过度接触电磁波辐射将对认知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沉迷于游戏更是影响体内的新陈代谢,导致免疫力低下,进而影响生长发育。
2. 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沉溺于网络世界的儿童往往容易迷失自我,分不清现实中的自我和 网络里的角色,易与亲朋好友疏离,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专家表示,花费在网络游戏上的时间越多,患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几率越高。
3. 对孩子学习的影响
网络世界可带来短暂的轻松愉悦,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感到枯燥乏味。当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指责后,玩游戏又成为了一个逃脱的出口,可以在网络世界里找到慰藉。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孩子丧失求知欲,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明显下降。
当孩子出现“网瘾”时,家长该怎么做?
1. 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
网络实则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伤害孩子,也可以带来好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作为家长,应该学会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产品。例如网络里也有丰富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节目以及电子书籍。家长应鼓励孩子发掘这些功能,通过网络学习新的知识。如果可以和孩子一同学习,还可以培养亲密的亲子关系。
2. 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许多孩子一旦接触到电子产品就失去了自控力,沉迷于网络的世界里无法自拔,甚至可以废寝忘食。那么这时,家长就需起到一个管理监督者的作用,与孩子共同协商允许玩游戏的时长、次数,以及违反时的责罚手段。但需注意的是,家长的语气和态度也很重要,若是命令式的要求,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例如运用父母的身份试压,“我说了不许玩就是不许,再玩就揍你”;或是用亲子关系进行威胁。“再玩就把你送走”此类都是弊大于利的。可以换一种调节的方式,例如“我知道这个游戏很好玩,但是我们之前有定下规矩的,我看着你玩玩这一局,然后就去写作业,明天就可以接着玩了。”
3. 寻找可以替代电子产品的活动
许多孩子之所以沉迷于网络游戏,可能是因为觉得现实世界过于乏味。父母总是忙于工作,疏忽于陪伴孩子,而网络世界就成为了孩子唯一的“朋友”。因此,让孩子培养兴趣爱好尤为重要。画画、围棋等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此外,父母需要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如果都是待在家中,各玩各的手机,自然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会去模仿父母的行为。所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不妨在休息的时刻放下手机,带孩子去户外走一走亲近大自然,去博物馆了解历史,让孩子接触到更大的天地,孩子又怎会仅沉迷于游戏这个小小世界?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身医学科 王碧漪
——//////////——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 本内容版权归好心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扫码关注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