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肆虐的一年多来,截止2021年08月05日,已有累计确诊人数超过2亿人,死亡人数超过四百万人。近期,随着新冠变异株“德尔塔”的发现,给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更多不可控的因素。在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提出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其中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种是做好预防工作的重点。在新冠疫苗接种过程,我们常常提到接种疫苗不能饮酒,那么对于酒精依赖的患者,有必要以及是否能接种疫苗呢?此外,接种疫苗后期间多长时间内不建议饮酒?如果期间饮酒,可能会有哪些不良反应与后果呢?让我们一起来一一见分晓。

在我国,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于新冠病毒都是容易感染的,且在感染后发病,极易发展成危重症,甚至死亡。因此新冠疫苗的接种是非常有必要的。接种后,一方面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有序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在人群中逐步建立起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除对不宜接种疫苗的禁忌人群:
(1)对疫苗或疫苗成分过敏者;
(2)患急性疾病者;
(3)处于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者;
(4)正在发热者;
(5)妊娠期妇女;
其余人群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禁忌。疫苗禁忌是指不应接种疫苗的情况,大多数禁忌都是暂时的,可以等禁忌解除后再进行疫苗接种。对于酒精依赖患者新冠疫苗接种:可在戒酒后解除禁忌接种新冠疫苗。在接种过程中,如果接种第一剂次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且不能排除是疫苗引起的,则不建议接种第二剂次。要了解疫苗成分,对疫苗成分既往有过敏者不能给予接种。接种时,接种者要如实向接种医生报告身体健康状况及疾病史、过敏史等,综合评估后方能接种。

在接种疫苗的前三天至一周内不建议饮酒。一般情况下,接种后疫苗无需改变原有正常的饮食及活动,是不会影响疫苗的效果,但不能饮用含酒精的饮品。

接种疫苗期间不建议饮酒、进食辛辣刺激或海鲜类等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有部分人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可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如果接种疫苗后饮酒可能加重疫苗的不良反应,从而可出现发热、全身乏力、接种部位红肿热痛等不适。尤其是对于酒精敏感人群,饮酒可诱发过敏症状,导致不良反应加重或疫苗失去效用。此外,含酒精饮品的酒精成分属于刺激性成分,饮用后可经过体内代谢进入血液,从而影响新冠疫苗诱导机体产生主动免疫反应,导致疫苗防护效率下降及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明显地降低,使接种疫苗失败。
总之,饮酒百害而无一利,长期的酗酒更会给身体健康埋下“隐患”。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当下,我们应该努力做到
1.主动加强健康学习,掌握促进健康的方法,提高自身健康素养。
2.积极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3.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以乐观的心态,与祖国一道,面对疫情,早日战胜疫情!

END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