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接受过心理学相关的学历教育
基础项:本硕博中至少有一个阶段是心理学相关专业,如果是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方向,加分。如果是社会声誉良好的重点大学、师范大学的心理学专业,再加分。
提醒大家的是:学心理学专业≠知道怎么做心理咨询
心理学的方向有很多,学基础心理学的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心理咨询是在干啥。即使是学心理咨询的,并不意味着他就一定会做心理咨询、会是一位靠谱的心理咨询师。
当然,靠谱的心理咨询师也不一定都是心理学科班出身。但这个问题就更复杂了。我只能说在科班出身的心理咨询师中,成为一名靠谱的心理咨询师的概率相对比较大,犯低级错误可能性相对小一些。
正统的学历教育让他们知道这个专业的“可为”与“不可为”之处,相对于胆大的江湖派,学院派一般会更慎重、更谨慎。他们更加清晰地知道一个专业靠谱的心理咨询师应该是什么样子,知道自己暂且做不到,所以不乱做。
2、进行继续教育,尤其是接受系统长程的培训
基础项:持续参加相关培训,接受继续教育
加分项:至少接受过一项两年及以上时长的专业培训
再加分:培训大多数集中在某一流派,例如精神分析、认知行为、人本,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说明这个咨询师持续在某一个流派精进。
相对于短程培训(三五天),长程培训(一两年)更能够让一个咨询师系统、深入地掌握该理论流派的知识,真正打磨一个咨询师的咨询技能,并促进咨询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提升专业胜任力。
3、持续接受专业督导
基础项:持续接受集体督导。
加分项:持续接受个体督导。
督导师,是咨询师的老师、咨询师的咨询师。如果该咨询师在持续接受督导,意味着其咨询工作在接受专业化的指导、讨论和监督。
督导包括一对一的个体督导和一对多的集体督导。目前因为督导师欠缺和督导费用等现实问题,绝大部分心理咨询师参与的是集体督导。如果一个咨询师在持续接受个体督导,意味着他的咨询有着更为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
4、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很遗憾,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公认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只有以前劳动部颁发的二级心理咨询师证和卫生系统颁发的心理治疗师证。
基础项: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这是风靡了十几年的曾经的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证,后来这个证书饱受诟病,已于2017年正式取消。全国据说有80万人获得了这个证,但真正能够做咨询的不到1%。在目前没有太多可参考的资格认证的前提下,有持证上岗的意识。
加分项:注册心理师。这是目前行业内比较认可的一个证书。注册系统的心理咨询师意味着,他达到了【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建立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标准】,并通过了伦理审查。对该系统的详细介绍参见注册系统官网:http://ccpsychologist.cn/
但任何证书都不能对持证人进行百分百的质量担保。知乎上有多起对注册心理师的伦理投诉,大家感兴趣可以去搜索一下。
5、咨询累计达到一定时长
咨询时长达到多少算是一个资深或者靠谱的心理咨询师呢?这个很难有一个绝对的标准。
总体来看,积累咨询时长在1000小时以内的咨询师,基本算是行业内的新手,如果能够有超过1000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咨询经历,则该咨询师靠谱的可能性较大。
有的平台甚至要求咨询师提供付费的心理咨询时长数,因为很多在学校里面面向本校学生的心理咨询,是不收费的,而咨询是否收费,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这已经有很多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一般来说,付费的心理咨询小时数越长,则该咨询师从业经验越丰富,靠谱的可能性越大。
6、咨询设置规范
时间:通常一周一次,一次50分钟。一旦达成基本的时间设置,咨询双方都需要尽量遵守规定,保持设置的稳定。
地点:一般为安全、安静、有专业环境的咨询室,注意,不是咨询师的办公室,更不是家里!如果是网络咨询,靠谱的咨询师一定会提前和你约好,在咨询时间内,你们都在一个安静、不被打扰的房间。
靠谱的咨询师跟你每周咨询的时间、地点应该是固定的,而不是换来换去,尤其是因为咨询师的原因而变来变去。
收费:目前大部分咨询师的收费为每小时300—800元,一般来说来说咨询师的收费标准与其在心理咨询行业内的专业积累、专业认可度是正相关的,特殊情况下的低价收费,例如实习咨询师或咨询师正在参加某项培训需要招募来访者,一般会提前说明。
超过1000元每小时的收费,要么就是大牛,要么就是大忽悠。
7、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遵守职业伦理
一个咨询师是否能够理解和熟知咨询伦理守则,是否把伦理装在心里,时刻本着善行、责任、诚信、公正和尊重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实际上是界定他是否是专业咨询师的一个非常有效和明显的标志。(徐凯文)
一个遵守职业伦理的心理咨询师,会与来访者建立健康且有边界的咨访关系。对于咨询的相关设置、说明等会跟来访者签订知情同意书;会把来访者的感受和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会警惕和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对来访者造成二次伤害······
一个遵守职业伦理的心理咨询师,不会跟来访者建立咨询以外的双重关系,不会轻易接受礼物(尤其是贵重物品),不会诱导来访者增加咨询次数,更不会对来访者有利益上的剥削和性方面的侵犯······
作为一个完全不懂这些专业术语的来访者,相信自己的感觉最重要,如果咨询中有感到自己未被尊重、有不舒服的地方,果断指出来,必要时,停止心理咨询。
最后的最后,两个遗憾,遗憾之一:
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专职心理老师,一般都比较靠谱,其入职的门槛就满足了上述多种条件,但是,他们一般只对本校学生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这已经不堪重负,很难有精力再接更多个案了。
遗憾之二:
即使你找的这位咨询师,的确是一位非常靠谱的咨询师,满足上述任何一项条件,但是,他也不一定就能够帮到你,尤其是,按照你期待的方式帮到你。因为会有咨询双方的匹配度。
有几个途径:
1)在校学生,求助本校的心理咨询中心。
2)可通过公众号 简单心理 或 四川和光心理,等等比较口碑好的平台寻找。
3)从心理咨询师从业者那里获得推荐,同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本文章由李贞医生提供并对此承担全部责任,与本平台无关。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扫码关注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