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1人在咨询室里,经常会听到有人说“我不够好,我不配爱”,“我生病了,我是父母的累赘”,“没有人真的喜欢我”,“我要假装得很好,因为一旦他知道真实的我,他一定会离开我的”,起初我也会好奇:说这些话的人,是不是真的不够优秀?
但接触后才发现,恰恰相反 ——
他们中有人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有人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有人待人接物永远让人觉得舒服,在人群里明明是 “发光体”,内心却始终被 “我不值得” 的阴影裹着。
为什么越优秀的人,反而越容易陷入 “不配被爱” 的怪圈?
其实答案很简单:“不值得被爱” 从来不是事实,而是早期经历与认知偏差联手,给我们设下的心理陷阱。
首先是早期经验的影响,“有条件的爱”,让我们把 “被爱” 变成了 “要达标”。很多人第一次觉得 “自己不配”,其实早在童年就埋下了种子。
你有没有听过父母说这些话?
“考到 100 分,妈妈才带你买玩具”
“你听话一点,爸爸才喜欢你”
“不许哭,懂事的孩子才有人疼”
这些话看似是 “为你好”,却在无形中给孩子传递了一个错误信号:我的价值,要靠“满足别人的期待”来证明。只有我做到了他们想要的样子,才配得到爱。当然我并不是要去指责父母的要求,只是对于小孩子来说,那时很难将父母对事情的要求与对他本身的态度分开,所以这种爱被孩子理解为有条件的爱。
这种 “条件化的自我价值感”,会像一根线一样牵着我们长大:工作时,一旦项目没做好,第一反应不是“这次准备不够”,而是 “我连这点事都做不好,太没用了,谁会认可我?”;恋爱时,对方稍微晚回消息,就会忍不住想 “是不是我不够体贴,他开始不喜欢我了?”;甚至生活里偶尔偷懒一天,都会陷入焦虑:“我这么不努力,根本不配拥有现在的一切”。
我们渐渐忘了:真正的爱,从来不需要 “达标”。你本身的样子,就值得被好好爱着。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感受,希望这段文字能温暖你,能让你理解自己。
下一篇文章我会聊一聊认知对“我不值得被爱”这种感觉的影响。
如果你也有 “不配被爱” 的困扰,或者有想分享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我们一起慢慢找回爱自己的勇气。
本文章由王贺健医生提供并对此承担全部责任,与本平台无关。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好心情健康
扫码关注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