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数千的心理咨询,可能是送你进地狱的捷径

晓菲是一个患病5年抑郁症患者。在患病初始,孩子学习不好、工作压力大等等一系列问题让她感到疲惫不堪,每天糟糕的睡眠也给她带来了非常大的苦恼。


当她意识到自己可能会患有抑郁症的时候,打开网络搜索到了一家评分很高的心理咨询中心,开始了自己的心理咨询的道路。


晓菲在进入到这家咨询中心的一刹那,温馨的装修风格,以及咨询师温暖的笑容给她带来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就不那么顺利了。


一名“资深咨询师”告诉晓菲她可能患有抑郁症了,但是只要进行系统的精神分析治疗就可以解决她的问题。而这位“资深咨询师”的价格并不便宜,每次45分钟的咨询费用高达1500元,这名咨询师还推荐晓菲购买打包服务,5万块钱共计45次咨询。持续一年的时间。


昂贵的咨询费用让晓菲打了退堂鼓,但是在咨询师拍胸脯保证的情况下,她还是付清了费用,开始了自己的心理治疗历程。然而,在接受几次咨询后,咨询师面对晓菲的提出的一些问题开始变得不耐烦,并且开始指责晓菲没有按照她的要求完成相应“作业”,当晓菲提出更换咨询师或者退费的要求时,该名咨询师直接予以拒绝,甚至还辱骂晓菲早点去精神病院。

咨询师对晓菲的回复


本身是寻求帮助的行为,导致的结果却是加重了晓菲的病情。在接受咨询的时间里,晓菲病情再次加重,根本无法工作,也不能和朋友进行社交。


最后,晓菲在亲人陪伴下去当地精神专科医院并被诊断为重度抑郁障碍,同时需要住院治疗。


随着精神疾病发病率的升高,心理咨询这个行业逐渐进入到了大家的视野当中,而这个职业在中国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比较大的争议。


晓菲的经历并不是属于一种偶然现象,有很多精神障碍患者都会在不同的心理咨询中心有过相似的经历:不规范、甚至违法的诊疗手段,不仅没有解决原有问题,反而加重了病情。


太多的“资深咨询师”宣传自己可以诊治各种精神障碍,有些咨询师甚至会宣传自己会“算命”。

人民网报道咨询师给人算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必须在医疗机构开展,晓菲遇到这种咨询中心开展心理治疗无疑是违法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相关规定

 而这些除了心理咨询师知法犯法外,还有我国对于咨询师的准入门槛过低的原因。


无法标准化、参差不齐的心理咨询师水平

在美国,如果要成为一名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医生通常需要获得博士(心理学博士或精神病博士)学位后,通过1-2年的临床职业培训,通过心理学专业实践考试(EEEP)后,才可能成为一名心理治疗师或者心理医生(Psychologist)开展心理治疗或者心理咨询工作,这通常所需要的时间需要12年以上。

美国对于心理治疗师/心理医生的从业要求


而在中国,2018年以前,通过国家三级或二级心理咨询师认证即可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而随着2018年人社部心理咨询师认证考试的取消,目前已经没有心理咨询的职业名称,更没有对于咨询师的能力的统一要求标准。


目前,国内可以正规开展心理治疗工作的除了精神科医生和护士外,只有通过卫健委组织的心理治疗师资格认证实现。


然而,各大培训机构都在宣传美国、英国等等国家认证心理咨询机构证书,其中以ACI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考试认证最常见,这些网站宣传只要中专学历,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就可以报考ACI,而且“通过率很高”。


那么,所谓的ACI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就靠谱吗?

某心理咨询网站宣传


好心情编辑暗访网站的对话


看上去很厉害的国际咨询师认证,真的有宣传那么好么?这个证书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这个认证是否如他们宣传的“国际通用”?


让我们去ACI 的官网看看。


ACI的全称是AMERICAN CERTIFICATION INSTITUTE,全称是美国认证协会,但是我们在美国认证协会ACI官网上,根本没有发现这家协会有相应的心理相关认证和培训。

ACI官网信息,并无心理相关认证和培训


在ACI官网上的职业培训项目中,没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认定,因此,培训机构宣传的“国际认可”更是无稽之谈。


首都医科大学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杨凤池教授就曾屡次打假这种毫无含金量的认证,但是依然不能阻挡心理学爱好者的争相报名。

杨凤池教授对于心理培训的观点


也就是说,晓菲所遇到的心理咨询机构,很可能连一个有资格做心理咨询的人都没有,极大可能是彻头彻尾的骗子平台。


监管缺失、鱼龙混杂的心理咨询平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心理咨询平台层出不穷,心理咨询师成为了各大平台争相掠夺的资源。


那么这些心理咨询平台,对于名下的咨询师们,又是怎么管理的呢?


1、混乱的标价管理。


随便打开一个某心理咨询平台,里面咨询师的标价非常混乱,某些知名专家咨询费用为1500元一次,而有些咨询师15年刚进入此行业,且仅持证两年,就可以标价3000块一小时的咨询费用。


混乱的标价,给来访者选择相应咨询师带来极大困难,而这些平台却不能给患者一个合理的收费标准。

某平台某“心理咨询师”的信息与询价


2、资格审核缺失、监管不到位。


而且为了抢夺咨询师资源,某些平台的咨询师审核及其轻松,没有对入驻专家的信息进行任何核实,换句话说,平台上挂出来的“咨询师们”,又有多少是可信的呢?


3、疑似存在灰色交易。


监管缺失、管理混乱的心理平台,问题不仅仅是赚精神障碍患者的血汗钱那么简单。


有爆料称某平台上存在变相“性交易”,入驻者上来碰到的第一个提问竟然是“你长得这么漂亮,你手淫吗”?


而该入驻者并未在自己的擅长里写“性心理”。

某入驻咨询师爆料某平台咨询师入驻审核无人查证

且有很多性相关问题


4、高昂的培训费用。


另外,某些在平台上,相关的心理咨询培训也是花样繁多。


在某国内知名心理平台上有从零学习心理咨询课程,线上学习2年,就可以帮助你成为一名有执业能力的心理咨询师,且报名这种课程只要有本科学历就可以了,甚至没有本科学历同样可以申请该课程。


而这样一套课程的售价为4万元。

某平台从零开始的心理咨询课程介绍


规范的心理咨询师该是怎样的?

那么,规范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医生,应该是怎样的呢?


1、美国的严苛标准。


在美国,如果你要成为一名执业心理医生或者咨询师,必须通过美国心理协会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认证的学校完成博士学位。而且该协会不承认任何在线学位项目。


2、国内仅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护士有资格做心理治疗。


而随着心理咨询师认证的取消,在我国除了精神科医生和护士外,可以对患者采取心理治疗的心理治疗师仅有5000余人。


3、心理咨询为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不可或缺。


而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是精神障碍治疗和康复中不和或缺的一环,国内外的治病指南上都推荐精神相关障碍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要采取心理或者行为治疗。


这意味着心理咨询师是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不可或缺的力量体系,而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确实是稀缺人才资源。


正是因为人才的稀缺,市面上2年执业、4个月获证的中国特色咨询师培训体系,导致市面上出现大量持证从业的咨询师,而这些所谓的“咨询师”,很多并不具备一名合格心理咨询师所应具有的素质。

混乱的心理咨询现状,专家这么看

鉴于上述情况,好心情特地采访了前北京市回龙观医院院长吉中孚教授,以及前苏州大学附属广济医院精神科主任梅其一教授。


1、吉中孚教授:精神障碍患者首诊应该选择医院精神科

吉中孚

北京回龙观医院

普通精神科 主任医师/教授

回龙观医院前院长

擅长:精神分裂、抑郁焦虑、双相障碍等的诊疗。

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断只有精神科医生可以下,也就是说心理咨询师无法给到你一个精神障碍的诊断自然也就不能对相关障碍展开治疗。


因此,如果怀疑自己有精神障碍,患者应首先去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然后再决定采取相应治疗手段。


心理治疗是精神障碍的一项重要治疗手段,但是很多疾病并不能单纯采取心理治疗。比如重症抑郁症的患者,国内医生临床指南就明确指出不能单独使用心理治疗,必须要使用药物治疗。


另外,患者应该选择指南推荐或者有明确证据推荐的心理治疗措施。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就明确指出,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行为心理治疗治疗抑郁症的证据是比较明确的,而像精神动力学治疗,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精神分析疗法,其治疗抑郁症的有效证据较少,因此抑郁症患者选择要谨慎。

2、梅其一教授:精神科医生和护士是最合格的心理治疗师

梅其一

苏州市广济医院

精神心理科 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有人认为,精神科治疗和心理治疗是两个领域的问题。更有甚者认为,精神科治疗就是药物治疗,只有严重的病人才需要服药,心理治疗无法解决的问题,才需要找精神科。


很多人把精神科医生描述成只会开药的医生,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许多严重的精神疾病,在早期都表现为心理问题,如果不能给予正确的诊断,就不能进行及时、正确的治疗。若无早期药物治疗,很可能造成怠误,使病人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终身遗憾。


同时,没有医疗设置的心理治疗作用也相对有限。


在今天的精神科,医患沟通、治疗联盟的建立和疾病健康教育的实施,远没有当年弗洛伊德精神动力学治疗来得复杂和深入。但是,这种简单很可能恰恰是一种进步,而不是落后。

精神科医生和护士应该成为心理治疗的主导力量,同时,心理咨询师也应该加入到治疗联盟当中,共同帮助患者疾病的康复。


注:文中出现患者姓名均为虚构。


参考资料:


STUDY.COM:https://study.com/education_need_to_become_a_psychologist.html

https://www.amcertinst.org/certifications.htm

2018中国心理卫生大会

李凌江等主编,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2015

Bauer et al. World J Biol Psychiatry 2013;14(5):334–385

梅其一. 精神科医生和护士是最合格的心理治疗师[J]. 心理学通讯. 2018, 1(2): 100-104


扫码关注医生

在线客服

电话咨询

关注微信

下载APP

意见反馈